即日起本站域名由“smxrmjcy.gov.cn”更改为“www.yasjcy.gov.cn/sm”,原域名“smxrmjcy.gov.cn”不再使用。请您及时更新浏览器收藏夹或直接使用新域名访问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检察动态 - 本院动态

石棉检察全面落实责任制“三因”法强化校园法治教育

发布时间:2020-09-24  来源:本网  点击量:1040  

近年来,石棉县人民检察院党组高度重视在校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始终坚持以学校为中心,辐射家庭、社会的宣传理念,建立制度,落实以检察官为主体的宣讲团职责,通过一场场的法治课堂,向未成年人普及法律知识,着力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一、突出重点,加大覆盖面,落实检察官主体责任

增覆盖,扩影响。认真落实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制度,包括政治部主任在内的院领导及未检干警全部担任法治副校长,实现县城学校全覆盖,农村学校分片区覆盖。截止20208月,共有25名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兼职从事校园法治宣传工作的检察人员占全院总人数的71%

定制度,明责任。在同县教育局会签《检校共建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法治进校园”宣讲活动方案》,成立12支以法治副校长为责任人的法治宣讲团,对各宣讲团特别是院领导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的次数进行下限规定,并要求宣讲团除承担对在校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外,还要积极参与学校法治文化、平安校园等建设活动。

动全员,提质效2019年以来,检察法治宣讲团共开展各种形式的未成年人专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0余场次。宣讲团成员基本覆盖全院,为了提高校园法治课的效果,授课人员查法典、找案例、学网语、拍电影、搜视频、制PPT……使出浑身解数,可谓是全体总动员,充电只为“你”。

二、“三因”法强化校园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因时而变,创新理念更新模式。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新举措新办法。一是创新授课方式。除面对面授课外,在疫情期间制作了四期微信涉疫法治小课堂和一期彝语疫期防护微课,用于全县中小学校网络课堂学习,并辐射中高山不识汉字、不通汉语的中老年彝族群众了解疫情防控知识。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从“单方输入为主”向“你约我就来,有问必有答”菜单式服务转变,由学生和老师事先提交感兴趣的问题,再采取全校集中讲、小班详细讲、分班单独讲等方式回应,做到需求心中有数、所讲即所需

因地制宜,融入特色激发共鸣。一是针对石棉县地处雅安市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和凉山彝族自治州交界地,汉、彝、藏等20个民族杂居的实际,由汉族和少数民族检察干警同堂授课,对身边的法律事进行双语宣传。二是结合县域文化,将红军文化、彝汉结盟、川矿精神等融入法治教育中,以法治教育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激发未成年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法守法的规矩意识。

因势利导,结合实际引导主题。在常规授课主题的基础上,根据本地未成年人出现的情况,及时更新宣讲内容,用案例来宣传,用教训来警醒。比如,对在校学生聚众斗殴案进行梳理,寻找深层次犯罪原因,侧重向男生讲解“校园欺凌到刑事犯罪的距离”;对未成年学生之间因恋爱发生性关系而导致的强奸案,为即将进入初中的男女生分班讲讲“年龄那些事”;对家长反映疫情期间孩子手机网游过度消费问题,开设“别让网事不堪回首”、“成为孩子健康上网的灯塔”等主题课堂,向未成年人和家长讲授网络不理性行为的危害和管理健康上网的办法。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永远在路上。石棉县人民检察院将继续深化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使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民族的师生及家长都能够感受到未成年人检察的司法温暖,特别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儿童的重点关注,为未成年人提供更优质的检察服务。

 (本文作者:冯漫)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中国长安网 四川长安网 人民网 新华网 正义网 法制网
COPYRIGHT © 2025 http://www.yasjcy.gov.cn/ ALL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4008228号-1
版权所有: 雅安市石棉县人民检察院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电力路31号 技术支持: 程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