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繁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检察活动 - 典型案例

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

发布时间:2018-12-19  来源:本站  点击量:11424  

齐某强奸、猥亵儿童案

 

【关键词】

强奸  猥亵儿童  情节恶劣  公共场所当众

【基本案情】

被告人齐某,男,19691月出生,原系某县某小学班主任。

2011年夏天至201210月,被告人齐某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利用午休、晚自习及宿舍查寝等机会,在学校办公室、教室、洗澡堂、男生宿舍等处多次对被害女童A10岁)、B10岁)实施奸淫、猥亵,并A女童外出看病为由将其回家中强奸。齐某还在女生集体宿舍等地多次猥亵被害女童C11岁)、D11岁)、E10岁),猥亵被害女童F11岁)、G11岁)各一次。

【要旨】

1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被害人陈述稳定自然,对于细节的描述符合正常记忆认知、表达能力被告人辩解没有证据支持,结合生活经验对全案证据进行审查,能够形成完整证明体系,可以认定案件事实。

2奸淫幼女《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规定的从严处罚情节,社会危害性与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二至四项规定的情形相当的,可以认定第一项规定的“情节恶劣”

3行为人在教室、集体宿舍等场所实施猥亵行为,只要当时有多人在场,即使在场人员未实际看到应当认犯罪行为是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

【指控与证明犯罪

(一)提起公诉及原审判决情况

2013414日,某市人民检察院以齐某犯强奸罪、猥亵儿童罪对提起公诉。59日,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本案。923,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认定齐某犯强奸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被告人未上诉,判决生效后,报某省高级人民法院复核

20131224,某省高级人民法院以原判认定部分事实不为由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20141113,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重新审理作出判决,认定齐某犯强奸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齐某不服提出上诉。

2016120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终审判决,认定齐某犯强奸罪,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犯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及再审改判情况

省人民检察院认为该案终审判决确有错误,提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该案适用法律错误,量刑不当,应予纠正。201733最高人民检察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2017124日,最高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本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席法庭,辩护人出庭为原审被告人进行辩护。

法庭调查阶段,针对原审被告人不认罪的情况检察员着重就齐某辩解与在案证据是否存在矛盾,以及有无其他证据或线索支持其辩解进行发问和举证,重点核实以下问题:案发前齐某与被害人及其家长关系如何,是否到女生宿舍查寝是否多次单独将女生叫出教室,是否带女生回家过夜。齐某当庭供述被害人及其家长没有矛盾,承认曾到女生宿舍查寝,为女生揉肚子,单独将女生教室问话女生外出看病以及回家过夜。通过当庭讯问,进一步印证了被害人陈述细节的真实性、客观性

法庭辩论阶段检察员发表出庭意见:

首先,原审被告人齐某犯强奸、猥亵儿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各被害人及其家长和齐某在案发前没有矛盾。报案及时,无其他介入因素,可以排除诬告的可能。2各被害人陈述内容自然合理,可信度高,且有同学的证言予以印证。被害人对于细节的描述符合正常记忆认知、表达能力,如齐某实施性侵害的大致时间、地点、方式次数等内容基本一致。被害人年幼报案及作证距案发时间较长等客观情况,具体表达存在一致之处,完全正常3害人陈述的基本事实得到本案其他证据印证,如齐某卧室勘验被害人辨认现场的笔录、现场照片被害人生理状况诊断证明等

其次,原审被告人齐某犯强奸罪情节恶劣,且在公场所当众猥亵儿童,省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对此不予认定,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导致量刑畸轻。1齐某奸淫幼女情节恶劣齐某利用教师身份,多次强奸名幼女,犯罪时间跨度长。本案发生在校园内,对被害人及其家人伤害非常大,对其他学生造成了恐惧齐某的行为具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25条规定的多项“更要依法从严惩处的情节,综合评判应认定为“情节恶劣”,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中齐某的行为属于在“公共场所当众”猥亵儿童。公共场所系供社会上多数人从事工作、学习、文化、娱乐、体育、社交、参观、旅游和满足部分生活需求的一切公用建筑物、场所及其设施的总称,具备由多数人进出、使用的特征。基于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需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第23条明确将“校园”这种除师生外,其他人不能随便进出的场所认定为公共场所。司法实践中也已将教室这种相对封闭的场所认定为公共场所。本案中女生宿舍是20多人的集体宿舍,和教室一样属于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涉众、公开性,应当是公共场所。《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23条规定,在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实施猥亵犯罪,“只要有其他多人在场,不论在场人员是否实际看到”,均可认定为当众猥亵。本案中齐某在熄灯后进入女生集体宿舍,当时就寝人数较多,床铺之间没有遮挡,其猥亵行为易被同寝人所感知,符合上述规“当众”的要求

原审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坚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辩护意见,理由是一是认定犯罪的直接证据只有被害人陈述,齐某始终不认罪,其他证人证言均是传来证据,没有物证,证据链条不完整。二是被害人陈述前后有矛盾,不一致。且其中一个被害人在第一次陈述中只讲到被猥亵,第二次又讲到被强奸,前后重大矛盾

针对辩护意见,检察员答辩:一是被害人陈述的一些细节,如强奸的地点、姿势等,结合被害人年龄及认知能力,不亲身经历,难以编造。二是齐某性侵次数多、时间跨度长,被害人年龄小,前后陈述有些细节上的差异和模糊是正常的,恰恰符合被害人的记忆特征。且被害人对基本事实和情节的描述是稳定的。有被害人虽然在第一次询问时没有陈述被强奸,但在此后对没有陈述的原因做了解释,即当时学校老师在场,不敢讲。这一理由符合孩子心理。三是被害人同学证言虽然是传来证据,但其是在犯罪发生之后即得知有关情况,因此证明力较四是齐某及其辩护人对其辩解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或者线索支持。

20186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审判委员会会议审议本案,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列席会议并发表意见:一是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书认定的齐某犯罪事实、情节符合客观实际。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有客观证据、直接证据少,被告人往往不认罪等特点。本案中,被害人家长与原审被告人之前不存在矛盾,案发过程自然。被害人陈述及同学证言符合案发实际和儿童心理,证明力强。综合全案证据看,足以排除合理怀疑,能够认定原审被告人强奸、猥亵儿童犯罪事实。二是原审被告人在女生宿舍猥亵儿童的犯罪行为属于“公共场所当众”猥亵考虑本案具体情节,原审被告人猥亵儿童犯罪行为应当判处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三是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确有错误,依法应当改判。

2018727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原审被告人齐某犯强奸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猥亵儿童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指导意义】

    (一)准确把握性侵未成人犯罪案件证据审查判断标准

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要根据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按照有别于成年人的标准予以判断。审查言词证据,要结合全案情况予以分析。根据经验常识未成年陈述合乎情理、逻辑,对细节的描述符合其认知和表达能力,且有其他证据予以印证,被告人的辩解没有证据支持,结合双方关系不存在诬告可能的,应当采纳未成年人的陈述。

(二)准确适用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规定

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一项规定,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25条规定了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猥亵犯罪“更要依法从严惩处”的七种情形。实践中,奸淫幼女具有从严惩处情形,社会危害性与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款第二至四相当的,可认为属于该款规定的“情节恶劣”。如,款第二项规定的“奸淫幼女多人”,一般是指奸淫幼女三人以上。本案中被告人具备教师的特殊身份奸淫二名幼女,且分别奸淫多次其危害并不低于奸淫幼女三人的行为,可以认定符合“情节恶劣”的规定

(三)准确适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

刑法“公共场所当众实施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作出了从重处罚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23条规定了在“校园、游泳馆、儿童游乐场等公共场所”对未成年人实施强奸、猥亵犯罪,可以认定为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犯罪。适用这一规定,是否属于当众”实施犯罪至为关键。对在规定列举之外的场所实施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的只要场所具有相对公开性,且有其他多人在场,有被他人感知可能的,就可以认定为在“公共场所当众”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对本案的判决表明:学校中的教室、集体宿舍、公共厕所、集体洗澡间等,是不特定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在这些场所实施强奸、猥亵未成年人犯罪,应当认定为“公共场所当众实施犯罪

【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62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2条、23条、第25

 


上一篇 下一篇
友情链接: 最高人民检察院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中国长安网 四川长安网 人民网 新华网 正义网 法制网
COPYRIGHT © 2024 http://www.yasjcy.gov.cn/ ALL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4008228号-1
版权所有: 雅安市人民检察院 地址:雅安市人民检察院 网站访问总量:4813529 人次 技术支持: 程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