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检察院紧紧围绕全市检察机关“1223”发展战略,开拓思路、积极创新,以机关管理“三化”建设为抓手,强化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和深度融合,切实提升工作质效与水平,扎实推进机关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效能化,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机关高效运转,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注重沟通交流。坚持在开展工作中突出“早”、安排工作中突出“实”、征求意见中突出“广”上下功夫,检察综合部主动向各大部、全院干警发放机关管理征求意见表,广开言路、真诚纳谏。同时,深入各部门走访座谈,与干警面对面、心贴心交流,真心实意听取干警的意见建议。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汇总梳理,按照部门职能、个人职责,列出需要解决和完善的问题清单,逐条进行对照,积极落实整改,及时反馈答复。
二是注重会议推动。各大部、各部门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认真总结部门职能和个人岗位职责履行情况,梳理分析工作中的问题困难及不足,通报重点工作推进情况、业务绩效考核情况,对当前和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组织干警结合自身工作,就如何做好贯彻落实、推进责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等进行讨论发言,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是注重统筹兼顾。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AB角”制定职责明确、分工合理、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将岗位工作目标、职责内容、奖惩标准等细化量化落实到人,防止出现因职责不清而导致工作责任感不强,甚至相互推诿的情况,分管领导和大部负责人切实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部门负责人和干警为具体责任人,既强调了各司其职、责任落实,又讲究了统筹兼顾、通力配合,有效解决了事多人少、缺人不缺位的问题,形成上下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全面实现各项考核指标、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基础。
四是注重建章立制。全面梳理修订全院规章制度,认真学习上级检察机关近年来各项检察业务新规定,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流程,对每一环节都作出明确规定和程序要求。同时,注重制度的衔接性,防止各项规章制度间出现冲突、模糊或空白,努力发挥制度的整体效应,使各项工作实施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进一步从制度上保证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落实。
五是注重督促检查。针对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领导批办、群众来信来访、代表委员意见建议以及其他重要事项,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并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组织领导、程序办理、督查通报、责任追究等配套机制确保督促检查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把督查事项落实情况、完成率作为考核指标与部门和干警的绩效挂钩,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督促检查,即时加强与承办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工作进度,部门间相互配合,保证工作整体顺利推进,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条条有反馈,力求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六是注重绩效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针对绩效任务和考核要求,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以问题为导向,不断补齐短板,为绩效考核推动机关管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效能化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同时,逗硬奖惩制度,以绩效考核成绩拉开部门、个人的奖金差距,打破以往平均分配的惯例。通过完善绩效考核,使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不仅强化了工作责任心,调动了工作积极性,还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优质、高效、及时完成,有效推进各项决策部署的实施,为检察全局工作科学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