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四川省检察院举行“追光前行·看见榜样的力量”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典型汇报讲述会。
会上,名山区检察院办公室副主任王薇代表集体以《小院大作为的“三创”密码》为题作汇报讲述。
小院大作为的“三创”密码
讲述人:王薇
在法治的天平上,每一枚砝码都承载着公正的重量;在正义的征途上,每一个脚印都记录着奋斗的光辉。作为名山检察人,我从进院的那一天起,就被教导要将“接续创业、实干创新、拼搏创优”的名山检察精神根植于心、笃之于行。我用我质朴的语言,讲述在这个集体的几个难忘瞬间。
接续创业,传承担当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新进院的干警,我在院史荣誉室开启了我职业生涯难忘的“第一课”。映入眼帘的一块块奖牌、一面面锦旗、一张张照片,承载着几代名山检察人的辛勤与智慧。
“唯先必争、唯旗是夺!”检察前辈告诉我,“接续创业”是每一代名山检察人必须担起的重任,唯如此,我们才能在这个荣誉榜上续写荣光。
院党组提出“人才强检、文化育检”思路,通过“以人选岗”充分释放个体潜能与活力,并将个人成长与单位发展紧密相连。我定岗在民行部门,遇到了带我的师傅。他是我们部门的负责人,患有四十年沉积关节炎,行动不是太方便,却总是最早来到办公室、最晚离开。他帮带了许多像我这样的年轻干警,我们都不曾有丝毫的懈怠。退休前一天,我看到他仍在办案岗位忘我工作,那一刻,他胸前的检徽在我心中无限耀眼。在第二天的荣退仪式上,我看到他强忍着泪水说:“可惜岁月不留人啊,感谢组织为我专门举行荣退仪式。”正是这样一位位老检察人的坚守,为名山区院带出了一批批接续奋斗者。
实干创新,守护正义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我院坚持“创新兴检”,在实干创新中守护公平正义。检察机关是反腐败的重要力量。为增强依法反腐合力,有效加强与监委的衔接与制约,提升职务犯罪案件办理质效,我院联合监委成立了监检协作中心。
检察官小张是协作中心的主要成员,他在办理一起疫苗抢购案时,敏锐地察觉到案件背后似乎隐藏着一双贪腐之手。面对堆积如山的采购合同和财务数据,小张把每本案卷侧边都贴了不同颜色的便签——蓝色是资金流水,红色是采购合同,黄色是证人笔录。两周后的一个深夜,他在接种疫苗的台账和请求预约疫苗数据之间找到了突破口:2021年8月,使用疫苗数比请求预约数多3人,9月多4人,10月多3人,11月也对不上;没人预约却有使用记录?疫苗去哪儿了?这一发现在他心里激起层层涟漪。经过无数个日夜梳理卷宗材料,反复比对上千条数据,明晰的线索终于浮出水面。他第一时间将整理好的线索移交监委,立案后,小张提前介入调查,和监委的同志又在协作中心泡了整整一周。一层层挖掘下,疾控中心主任的贪腐行为大白天下,最终被绳之以法。
小张虽然是90后,但却烙上担当实干、开拓进取的印记。在我院大厅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各岗位的学习榜样及最新成果,激励着我们深耕主业、砥砺奋进。
拼搏创优,传递温情
“孤行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做实检察为民实事,是我院一直的坚持。我院创新开展“法润民心”工作,助力夯实乡村治理根基。联合17家行政单位、社团组织成立了“爱特检合”保护中心,组建“茶都枫桥”办案团队,充分保护群众合法权益。
苏某夫妇,1999年为逃避缴纳超生罚款,便冒用其智力残疾妹妹的个人信息办理了结婚登记,这张23年不实的结婚登记给苏某夫妇的生活带来无限烦恼,也影响了妹妹享受残疾人补助。因其婚姻不具备《民法典》规定无效或可撤销情形,而行政登记程序违法又已超过行政诉讼时效,这家人在求助无门时,走进了保护中心。检察官走泥泞小巷,查蛛丝马迹,访亲朋旧故,查明案件事实,补充完善证据。我院专门组织召开检察听证会,并根据听证结果发出检察建议书。当天,撤销婚姻登记的决定书送到了苏某夫妇的手里。“坚持群众身边小案不小办,让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公平正义”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
基层院办理的不少的案件、处理的不少矛盾,都反映出普通群众在法治意识方面的匮乏。我院开通《检察之声》广播节目,已播出547期;与邮政部门组建“预防犯罪邮路志愿服务队”,定期向全区发放预防犯罪宣传资料;在新媒体平台开办“检察说法”“检察讲堂”等栏目,打造的“检‘茶’法韵”普法品牌在群众身边渐有名气,并被最高检评为“全国检察新媒体应用案例二十佳”。
“秤砣小压千斤”“小院也有大作为”。名山检察人将以过去的荣誉为旗,继续发扬“三创”精神,驰而不息、实干兴业,用日积月累的坚持,赢取厚积薄发。